新旧融合致敬经典!广西博物馆文化沙龙走进新馆设计背后的故事
广西博物馆作为南宁具有标志性的公共文化建筑,改扩建不仅是对博物馆人的考验,更是对建筑设计与施工的考验。当年的设计为何能成为经典案例?新馆的设计巧思又在哪里?
12月10日,广西博物馆推出的首期文化沙龙以“广西博物馆改扩建日记”为题,邀请了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徐洪涛与观众分享建筑背后的故事。
广西博物馆文化沙龙主讲人徐洪涛分享建筑背后的故事今年11月29日,因改扩建项目闭馆四年时间的广西博物馆重新向公众开放,如今,距离新馆开馆已近半个月,前来参观的观众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新馆的建筑外观似乎与原馆的差别并不大。
“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作为广西博物馆改扩建项目设计总负责人和方案主创,徐洪涛介绍说,新馆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外立面,只在局部做了翻新和修饰美化,而扩建建筑部分同样延续了旧馆的壮锦纹饰、竖向分隔、宽大挑檐等元素。
广西博物馆新馆扩建建筑沿用原有建筑设计蓝本并突出新旧融合(广西博物馆供图)透过一张张泛黄的手绘设计图纸,以及具有年代感的老照片,徐洪涛向大家展示了40多年前,广西博物馆陈列大楼最初的模样。这座落成于1978年的建筑仿照了壮族干栏式建筑,下部一层为架空层,最初还引入池水,并铺设石头,以打造“水上博物馆”。
作为自治区成立20周年大庆的献礼项目,广西博物馆不仅是当时国内最先进的省级博物馆之一,也是博物馆设计的经典案例,并被评选为当时的全国十大博物馆建筑之一。1988年,颇具民族特色的民族文物苑建成开放,广西博物馆也成了国内最早开创“馆苑结合”“动静相辅”模式的博物馆。
20世纪70年代,广西博物馆是民族大道上最亮眼的建筑(广西博物馆供图)1978年广西博物馆落成时留影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徐洪涛的设计风格,那必然是大胆、创新,对于他而言,能够参与设计一座博物馆是梦寐以求的挑战机会,但为何这一次显得有些“保守”?
实际上,徐洪涛早在2009年便开始接触广西博物馆改扩建项目,在确定最终设计方案之前,徐洪涛设计了多个改扩建方案,比如有的方案运用了极简、优雅的中式博古架设计理念,有的强调现代化的景观空间设计,还有的则兼具商业价值,突出时尚风格。
历经反复论证和多次修改设计方案,最终呈现在公众面前的广西博物馆新馆既令人惊喜,又让人怀念。特别是馆内的两侧步梯保留了高达三层楼、左右对称的大王椰和木棉树瓷片壁画,让弥足珍贵的时代记忆得以留存。
原馆两幅瓷片壁画的设计图纸(广西博物馆供图)新馆保留了两幅具有年代感的瓷片壁画在徐洪涛看来,很多优秀的传统建筑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它们承载着城市和公众的美好回忆,然而传承并不意味着原样照搬。徐洪涛举例说,新馆扩建建筑虽以原有建筑为设计蓝本,但通过实墙与玻璃幕墙的比例变化,使新旧建筑相互融合,既延续了历史时代感,又富有现代气息。
“我们希望广西博物馆新馆在保留历史记忆的同时,又能通过改造让其满足当下和未来发展的需求。”徐洪涛介绍说,新馆最大的亮点就是增加了众多公共服务和休闲空间,如历史小剧院、儿童考古探秘馆、咖啡厅等,因为只有让更多的年轻人主动走进博物馆,才能让博物馆文化真正融入百姓生活。(来源:南宁云—南宁晚报记者 陈蕾 文/图)
编辑:李慧婷
责任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