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借助旧物,重拾战火中的童年记忆——《来不及说完的故事:纳粹大屠杀幸存者生命纪实》追溯破碎的家族史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读书 | 借助旧物,重拾战火中的童年记忆——《来不及说完的故事:纳粹大屠杀幸存者生命纪实》追溯破碎的家族史

  《来不及说完的故事:纳粹大屠杀幸存者生命纪实》是一对在二战中幸存下来的犹太夫妇撰写的回忆文集。二人因为战争而失去几乎所有的亲人,并被迫移居他乡。书中透过一些承载着满满回忆的旧物件——一些老照片、一枚订婚戒指、一只旧烛台,以动人笔触讲述与之相关的生命故事,追溯破碎的家族历史,纪念不平凡的童年时光;缅怀战前温馨的生活,缅怀已逝的亲人和远离的故土,也缅怀黑暗时期残存的人性之光,并对所有的一切心存感恩,读来令人动容。夫妇俩的讲述也让我们看到:当灾难不期而至,我们内心的美好感情如何给我们信念和支撑,帮助我们渡过难关,更好地生存下去。

《来不及说完的故事:纳粹大屠杀幸存者生命纪实》

  [瑞典]约万·拉杰斯  迪娜·拉杰斯  著

  卢 建  白 丽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文选读:

  序言

  我们被迫远离家乡,茫然四顾,不知该去向何处。未来会怎么样?我们要离开我们的城市、我们的朋友、我们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传统多久呢?我们必须告别我们的家园,抛弃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包括买来的、被馈赠的,甚至传承下来的所有东西吗?

  我们会不会离开太久?我们一定很快就会回来吧?他们伤害不了我们。

  我们必须迅速收拾行李,锁上前门,尽快上路。匆忙中,我们只携带了一些必需品:几张照片,几件可以挽救我们于贫困的贵重物品。其他重要物品全都藏了起来,畜棚里、箱子里……还有一些藏在地下的暗格里,除了我们,没有人能找到它们。

  善良的邻居和朋友们,在我们回家之前,你们能帮忙照看我们的瓷器、我们最喜欢的画和书吗?只需要一小段时间,真的不会太久。

  我们确实回来了,可已经是四年后。

  迪娜,也就是我,那时才七岁,和母亲从匈牙利回来。1941年纳粹德国占领南斯拉夫时,我们逃到了那里。后来,我的父亲也活着回来了,但他和母亲都不愿继续生活在我们的家乡——小镇鲁马,因为那里的一切都会让他们想起曾经被杀害的亲友。

  我叫约万,那时只有12岁,从藏匿处辗转至贫民窟和集中营后,终于回到家乡彼得罗夫格勒。我的父母、哥哥和家族中的大部分人都已被杀害,好在我被姨妈和她的丈夫——一个塞尔维亚人收养了。

  我们的房子已被陌生人占据,曾经带走的大部分东西也都弄丢了。幸运的是,在接下来的岁月里,那些被我们藏起来或留给别人保管的物品陆续出现,且都被保存得完好无损。

  这些物件唤醒了我们的记忆,并始终影响着我们的思绪、感受和生活方式,时常勾起我们心中那充满爱与温暖的回忆,也给了我们一种力量和认同感。

  现在,我们想借由这本书,掀开这些老物件背后尘封的记忆,把这些故事讲给你听。

  后记

  在这本书中,我们由一些承载和唤起我们记忆的物品切入,叙述了对战前温馨的家庭生活、对逝去的亲人以及对大屠杀期间最艰难时期的回忆。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蔓延到南斯拉夫时,我们被迫离开家园。这些物品,有些是我们离开时随身携带的,有些是我们战后回家才找到的,有些是事先被我们藏起来的,有些是我们后来从亲戚和熟人那里得到的——它们被保管在了安全的地方。有些物品一开始并不属于我们,但它们同样承载着我们的记忆。

  不过,我们一直缺少一些在犹太家庭常见的传统物品。幸运的是,2023年,我们碰巧得到了一个光明节烛台——烛台有九个分支,上面的蜡烛会在每年12月的光明节点燃。它现在矗立在我们的客厅里,被我们供奉在一张白色桌子中间的光亮之处。在光明节的八天里,我们会先点燃九烛台上的辅助蜡烛,再用它点燃其他八支蜡烛中的一支,然后每天递增一支,直到最后一天44支蜡烛全部点完。

  这个光明节烛台与我们家的缘分,可能早在2010年7月就开始了。每逢我们家有人过生日,我们都会去旅行庆祝,这次的目的地是柏林。在一个时间充裕的周末,我们参观了勃兰登堡门、波茨坦广场、萨尔瓦多·达利博物馆和柏林新国家美术馆。我们还看到了无数巨大的水泥块——那是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

  一天,我们乘坐当地火车和巴士前往著名的万湖郊区,去参观万湖会议别墅。1942年1月20日,纳粹德国官员曾在这里举行会议,讨论“犹太人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确定了犹太人大屠杀计划。事实上,这次访问也是我们整个行程的主要目的。

  万湖会议别墅现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屠杀研究和教育中心之一。在那里我们会见了档案处主任加比·穆勒·奥里希斯,他后来还邀请我们去那里做学术演讲。

  2011年1月20日,万湖会议周年纪念日,在69年前纳粹分子密谋犹太人大屠杀计划的同一个大厅,我们进行了演讲。宽敞的大厅里挤满了听众,还有许多历史学家和记者通过屏幕和麦克风收听了我们的讲座。

  在纳粹曾经举办会议的同一个大厅里演讲,这着实是一次震撼的经历,我们甚至感到一种绝对的胜利感——只是这种胜利感因无尽蔓延的悲伤情绪和资料匮乏的苍白诉说而迅速消退。难道是因为今天的我们和69年前的莱因哈德·海德里希(纳粹万湖会议的发起人和主持者)或阿道夫·艾希曼(会议记录人)坐了同一把椅子?他们的照片还挂在墙上,艾希曼阴冷的眼神让我们不寒而栗。

  后来,我们的两本书被翻译成德语,据此还催生了名为“迪娜和约万的故事”的戏剧表演。戏剧展现了我们在大屠杀期间的童年经历以及之后的生活。两个德国演员扮演我们年轻时的角色,我和约万扮演自己年老时的角色。我们还在万湖会议纪念馆和斯德哥尔摩林荫大道剧院表演了它的瑞典语版本。

  一天,我们收到一个邀请,要在2023年1月27日大屠杀纪念日那天在基青根(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个市镇)表演我们的节目。我们了解到,在1933年基青根的11000名居民中,有360多名犹太人。他们曾引领了该地区的葡萄栽培,并一直活跃在葡萄酒销售行业,给这个城市带来了良好的声誉并推动了其经济发展。当时每个人都非常看好这座城市里德国人和犹太人之间的关系。但是纳粹在1933年掌权后,立即采取极端措施对该地区的犹太人展开了大屠杀,当地的德国居民也迫不得已参加了附近森林里的处决行动。1942年,未能逃脱的犹太人被送往拉脱维亚的射击场以及索比堡灭绝营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毒气室。无一生还。

  这里原来有两座犹太教堂。在1938年的“水晶之夜”,一座被拆除,另一座新犹太教堂被部分烧毁——后来经过翻修,改建为文化馆。文化馆看起来仍像一座犹太教堂,只是没有大卫之星。我们的演出就在这里进行。

  在文化馆排练结束后,我们漫步在基青根,这是一个田园诗般的、保存完好的古旧小镇。透过一家商店的橱窗,我们看到一些旧的黄铜物品——一个枝状大烛台、碗、杯子、手链等。最让我们激动的,是那颗大卫之星,以及那隐约可见的烛台。

  “光明节九烛台!”我们俩同时惊呼。

  我们走进商店,请店员拿出烛台。烛台已经失去原有的光泽,也没有清理干净,上面还有旧蜡的残留物。我们问起它的来历,店员一开始只说它可能是犹太人的。在我们锲而不舍的追问下,他才告诉我们,烛台是一位老人送来的,战争期间他的父母曾住在一座废弃的房子里,并在那里生下了他——烛台也是在那里找到的。店员并不清楚战前是谁住在那所房子里,他们叫什么名字,发生过什么事。“战乱时期,这种事太多了。”他最后耸耸肩说。

  我们毫不犹豫地买下了烛台,没有讨价还价。目前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烛台属于一个犹太家庭,他们曾与该市的犹太人一起被带到射击场和灭绝营;现在它来到了另一个犹太家庭。

  我们在书里讲述的大多数物品都值不了多少钱,但它们对我们来说却是无价之宝。如果没有它们,我们就不可能成为今天的我们。如果没有它们,我们可能没有能力作为建筑师和法医病理学家工作40年,甚至退休后还能写书;我们可能也没有勇气去学校、图书馆、教堂和社区中心讲述我们在二战期间的童年生活,分享关于大屠杀的经历——在当今全球剧变和全球移民的大时代,这些经历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我们不这样做,那些受害者的经历和记忆就会被永远遗忘。因此,对于这些承载着我们的记忆,塑造了我们的个性,并给了我们写这本书的动力的物品,我们永远心存感激。

  作者:[瑞典]约万·拉杰斯  迪娜·拉杰斯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