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解释及故事典故评析
引言: 亡羊补牢(Wángyángbǔláo),出自于《战国策·楚策四·庄辛谓楚襄王》。常用作“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如果及时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解释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如果及时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典故
楚国本来是六国中的强国,坐拥辽阔的长江汉水流域,享有鱼米之乡的富庶之地,其实力不可谓不强,但就是这样强大的楚国,它的堂堂一国之君楚怀王却因为贪图蝇头小利,中了张仪的计谋,背齐投秦,上当受骗。为了报复张仪,楚怀王又发兵攻打秦国,几度惨败,楚国实力大损,楚怀王自己最终客死他乡。楚怀王死后,楚襄王即位。但楚襄王和楚怀王一样沉迷玩乐,不但不吸取父亲的教训,还将好言相劝的大臣庄辛赶出楚国。
楚怀王利令智昏,任用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等奸佞臣子,宠爱南后郑袖,排斥左徒大夫屈原等忠直之士,导致楚国日趋衰落。公元前313年,张仪出使楚国,巧言诱使楚怀王与齐国断交。事后,楚怀王恼怒不已,发兵进攻秦国,被秦国大将魏章大破于丹阳,怀王再度攻秦,再败于蓝田。公元前311年左右,秦国攻取召陵,楚国三战皆败,走向没落。
公元前29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约怀王在武关会面。怀王不听昭睢、屈原等人的劝告,决定前往武关,结果被秦国扣留。楚怀王被扣留期间,楚国人立太子为王,即楚襄王。可惜的是,楚襄王和他的父亲一样宠信小人,沉湎玩乐。楚襄王不理朝政,整日带着自己手下几个宠臣,游荡享乐,楚国愈来愈快地走向衰落。
大臣庄辛实在看不下去,就向他进谏如果他再奢侈淫乐,不理朝政,楚国的都城郢都就要危险了。庄辛的话非但没引起楚襄王足够的重视,还惹恼了他。楚襄王很不高兴,训斥他:“您是老糊涂了吗?为什么非要说这些话来祸乱人心呢?”庄辛心痛地说:“我这么说,是因为楚国如果在大王现在的所作所为之下,早晚会有一天是这种结果,我不敢说楚国有什么不幸蛊惑人心。但是大王,如果您还一直要宠信身边的这些只顾享乐的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您既然不相信我的话,就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我们再看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又派兵攻打楚国,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事已至此,楚襄王对当初将庄辛赶出楚国的事后悔莫及,他赶紧派人前往赵国将庄辛接回来。见到庄辛,楚襄王诚恳地道歉说:“都是我当初我不听您老的话,落得今天这样的下场,如果您老不计前嫌,希望您能帮我弥补我的过错,让楚国重振威武。”
庄辛见楚襄王诚信求教,很高兴,“大王现在愿意悔过,为时还不晚。我听说过一句俗话,见到兔子以后再放出猎犬去追赶,不为晚;羊丢了再补牢,也不为迟。当初商汤,周武王都是依靠百里之地而使天下昌盛,夏桀、商纣虽然拥有天下,但最终却身死国亡。现在我们楚国地方狭小,但仍绵延数千里,如果截长补短,跟百里之地相比不是很大吗?”楚襄王觉得庄辛是在安慰自己,心里底气不足。
庄辛接着说:“大王难道没有见过蜻蜓吗?它们在天地之间飞翔,以食虫饮露为生,无忧无虑。殊不知空中有几岁孩童布置的丝网,要随时捉它,地下有蚂蚁等着吃它。栖息在树丛中的黄雀,与世无争,却不知那公子王孙正拿着弹弓准备打它。黄雀白天还在树丛中游玩,晚上就成了桌上的佳肴,转眼之间就落入王孙公子之口。要说起来,黄鹄和黄雀也一样悲惨。它自以为无忧无虑,却不知在草丛中早有埋伏的人,结果白天还在湖里游泳,晚上就成了锅中的清炖美味。人也经常遇到这样的不幸,像蔡国的蔡灵侯,他也曾逍遥快活,不管国家大事,结果从一国之君,沦落为他国的阶下囚。蔡灵侯的不幸恐怕还算小的,最可悲的,是大王您!您每天跟着那些奸佞之人,任由他们花言巧语捧着,吃着封地的粟米,花着国库的金银,醉生梦死、日日笙歌,国家政务从来不管。你哪里知道,秦国的穰侯魏冉,还从秦王那里接到命令,要把你抓到平靖关外,捆到虎狼之邦呢!”
楚襄王听了庄辛这番话之后,大惊失色,赶紧对庄辛封官加爵,封他为阳陵君,在庄辛的帮助下,楚王很快收复了淮北的土地。
示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不怨天、不尤人,亡羊补牢,知耻后勇,奋起直追。
评析
庄辛的论辩气势磅礴、立意高远,整体上是一种由小到大,由远及近,循序渐进的论辩方法。他从最普通的现象、最寻常的事物谈起,然后一环扣一环地剖析人们都熟知的那些现象或事件,从中挖掘出不同寻常的深刻道理,使那种由于利害冲突引发的生存竞争、相互残杀的现象,同楚王自身联系起来,令楚王触目惊心,再也不敢等闲视之。睛蜓、黄雀与黄鹄虽然与人无争,却难逃死亡的厄运。身为一国之君,要想偏安一隅,苟且偷生,贪图享乐,最终也会像蔡圣侯一样难逃被蚕食宰割的命运。事实证明,庄辛遵循着“睛蜓——黄雀——黄鹄——蔡圣侯——楚顷襄王”这样一条线索,从事物的相关联系劝谏顷襄王,是很有说服力的。不难发现,上述所枚举的人或物的相互联系并不是直接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具有某种程度的同构性,他们都在承受着一种内在的规律的支配,这正是论辩时循序渐进的内在根据。